人类情感有两条路线:一条根源于本能,服务于繁殖,这是基因控制的,爱情也是这个衍生品,也需要男女搭配,看到异形就会冲动有好感。这条线来的快,去的也快。 一条衍生于纯粹的情感共振,受制于人类进化后的认知和理性思维,是人类后期进化出来的。这条线因为有更多的精神共振,更容易产生伟大的爱情。 古代雄性更多负责狩猎找食物,需要理性和逻辑思维,雌性是抵抗风险保护后代,需要敏感度和直觉。 他们进化来的大脑结构和思维特征也不同,男性理性略粗,女性敏感感性,所以思维本身有较大鸿沟,很容易出现难以沟通情况,同性情感上更容易共鸣。 人类进化过快,大有思维超越本能之势,越是发达国家表现越明显,就是生育率下降,同性爱恋增加。你看一些特别优秀的科学家,艺术家,甚至企业高管,包括很多女强人如赖斯蔡英槿惠等,很多都没有长期的异性伴侣,没法沟通和共振。 本能在他们这里没有衍生出爱情,至多是偷偷开个小灶,偶尔找个性伴侣。按这个趋势下去,以后如果繁殖不再靠男女本能,性快感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获得,相信会出现更多的伟大的同性情感。 另外同性之间真爱可能也分两种,一种纯粹是本能的,这个可能和基因特异性有关,有的就是看同性才有反应。 一种可能就是更高层次交往,真正的柏拉图式情感,典型如俞伯牙钟子期等。男女之间爱情基本没有柏拉图,都是本能驱动,至多穿个伪装。 从上面那副图,也可以看出来确实是同性之间才有真爱,异性之间更多的是本能,是繁殖和性驱动,繁殖和性高峰过去后,好感就快速下降了。 同性之间则跟容易产生精神层面的共振,也不会为繁殖和性困扰,爱的保鲜期也更长,在一起越久,相爱越狠。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,基本上都看不上异性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