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价下跌,实体搬迁,年轻的深圳金融人,你们未来路在何方
从2011年开始,深圳的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,实体企业欣欣向荣,各种工业园,科技园遍地开花,各种商品供不应求,房价持续上涨,股票满屏飘红。银行和部分上市公司拥有大量的资金,也希望能成为这波经济发展的获利者,设法创造出各种贷款产品。房产抵押贷,信用贷,大额存单贷,保险贷,各种各样,百花齐放。
当年只要你有钱,无论炒房,炒股,还是办厂,开酒店,都可以在短期内赚取翻倍的利润,所以各种借款人不计成本的盼望从银行贷出资金。而银行在急于投放金融产品时经验与时间上的缺乏,并没有规划出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去约束,导致出现了各种贷款的漏洞。
大批的年轻人在那个时间段冲入了金融圈,有学历有经验的,都努力挤进了银行,在银行呆久了看到商机的,出来创立了金融公司,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却充满野性的年轻人,纷纷加入了各种金融公司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5年鼎盛时期,银行和各种金融公司的贷款相关从业人员超过了40万人。
在经济上涨的过程中,整个金融圈都是一片欢声笑语,银行员工靠每个月的提成和喝茶费,可以晋升至金领阶层。而中介人员,则通过中介服务费,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。各种暴富的神话一浪接一浪的传出来,也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冲进这个圈子里。哪怕只是做到最底层的电销人员,似乎也沾上了金融圈的光环。
但是巨浪过后,留下的却是一地的碎石和死鱼虾。
2014年开始,深圳与东莞的制造业开始急速衰退,厂房租金大量增加,员工工资急速提高,订单越来越少,企业开始纷纷倒闭或者迁移到内地和国外。企业贷款逾期率急速拉升,银行开始加速减少企业贷款发放。银行企业贷款部门员工纷纷选择调岗或跳槽至金融公司。
2015年股票暴涨,无数人贷款加高倍杠杆杀入股市,最后反被股市杀得丢盔弃甲,有人妻离子散,有人卖车卖房,甚至有人离开这个世界。这个时间段,银行开始收缩信用卡额度,加强信用卡审核标准。一时间与信用卡相关的银行部门和金融中介一片哀嚎。
2016年所有贷款资金高度集中至房地产行业,也是银行个贷部门和小额贷款公司最鼎盛的一年。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对楼市的调控,对贷款用途的定向监管,导致2017年一大片的金融中介公司陆续倒闭。据业内人士估计,倒闭率超过4成。
2017年至2018年是小编从事金融业看到最惨的一年。P2P公司的疯狂倒闭,楼市的进一步调控,制造业的进一步衰退,还有投融资公司的资金收紧等。都对深圳的金融从业人员造成了更严重的打击。房价不上涨,房产不能出售,导致炒房客无法贷出更多的款,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归还每月供款。顶多到2018年年底,房产会出现一波大的震动。上市公司也没有余粮,没有更多的存款进入银行,导致银行也不敢大量发放贷款。小型的制造业无法融到资金,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能力。
如同一波新的金融风暴来袭,能借钱的客户一下减少了10倍不止。2018年初,银行开始停止部分金融产品,并只给予客户经理发放最低基本工资,同时要求严格的存款数据。等同于变相裁员。金融中介公司更为直接,大量删减电销人员,减少核心人员工资,并加大任务量,甚至欺骗客户,让其参与各种类庞氏骗局的金融理财,如投资各种币或所谓的高额理财。
一批批90后的年轻人才刚刚怀着满腔热情冲进金融圈,很大一部分只是做了不到3年时间,更有一部分只是每天重复的打电话,找客户。没有丝毫的专业知识沉淀和积累,却学会了金融圈最恶劣的各种套路客户要钱的方式。甚至有部分银行经理和中介联手,把客户当成韭菜,割一波就走。小编碰到最恶劣的中介,直接电话告诉小编:你帮忙先哄一下,让他把中介费交了,再告诉他办不成。
浮躁,贪婪,愚昧,这是大部分当代年轻金融人沾染的共性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经济浪潮暴涨的落幕,金融圈必然要淘汰一大批完全无法贡献价值的人。
淘汰是必然的,中国金融圈的路,必然会越来越难走。放眼看现在的日本,香港,台湾,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如此之多不合理的金融事件。大浪淘沙,如果希望能在这个道路上走下去,小编认为,专业的知识,真心为客户的真诚,还有坚持不懈和能抗击打的心态。金融圈,留给混日子年轻人的时间,真的不多了。 没有企业,全是皮包公司和骗子公司长久不了 浮躁,贪婪,愚昧,这是大部分当代年轻金融人沾染的共性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经济浪潮暴涨的落幕,金融圈必然要淘汰一大批完全无法贡献价值的人。 当前苦了实实在在做事的人,为什么会这样呢 深圳少了实体经济,那么点小地方,最后生活成本越来越高,过几年跟香港一样发展空间变小了,可能几年后会被广州反超,若干年以后内地合肥,郑州有可能超过它 做实业的更难,资金链断裂将成常态。 房价正猛涨,哪来的下跌? 没有实体经济支撑,不止金融圈,很多行业都支撑不下去,包括我们IT行业 融资渠道被毁,实体经济雪上加霜 真,善,美。唯独没有真的社会,也就这样了。